「我要學什麼才能跟上時代?」
「每個人都在建立個人品牌,我該從哪裡開始?」
「學習的資源這麼多,我該如何選擇?」
這些問題,你是否也曾經問過自己?
面對知識焦慮,我們如何對焦真正重要的事?
近年來,「個人品牌」成為熱門話題,加上「斜槓時代」的來臨,知識變現、線上線下課程變得無所不在,讓許多人開始感到學習焦慮。從 2020 年疫情興起的 Podcast,到 2021 年 Clubhouse 開房間,資訊與學習方式不斷推陳出新,每天我們的時間被各種視覺、聽覺內容填滿。
然而,當學習資源如此豐富,我們更需要問自己:我真正應該投資的能力是什麼?
知識焦慮的五大徵兆
我也曾經經歷過「知識焦慮」,你是否也有以下這些困惑?
- 有太多東西想學,害怕跟不上時代變化。
- 買了許多課程,卻不知道該從何開始,甚至擔心無法真正應用在工作中。
- 知識學習需要花錢,該如何分配學習基金?
- 免費學習資源很多,卻無法判斷時間該投入在哪裡。
- 面對太多選擇,反而無法決定優先學習什麼。
在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人都因為這些困擾,而停留在「知識焦慮」中,半年、一年過去,最終仍然沒有學到真正實用的東西。
與其陷入焦慮,不如學會對焦自己的能力發展方向。
擺脫知識焦慮的「能力盤點法」
我在學習 GCDF 職涯發展師的過程中,接觸到 「能力亮點卡」,這是一套幫助個人梳理自身能力的工具。它讓我意識到,每個人的能力盤點應該是 個人化的,而不是「看到別人學什麼,我就學什麼」。透過這個工具,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也幫助許多人釐清了他們的學習目標。
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 擺脫知識焦慮三步驟,你可以跟著一起練習:
Step 1. 盤點你的核心能力
- 從自己的專業與興趣出發,列出 5-6 項你擅長且喜歡的能力。
- 例如,我選擇了這 6 項核心能力:
- 發掘他人潛能
- 善於教學與指導
- 策略思維
- 設計思考
- 透過提問釐清問題
- 溝通表達力
💡 行動練習:你可以嘗試寫下自己目前擅長的能力,看看有哪些是你希望進一步強化的。
Step 2. 聚焦 1-2 項能力作為重點學習目標
- 選擇 1-2 項最想提升的核心能力,讓學習更加有方向。
- 例如,我選擇 「設計思考」 和 「透過提問釐清問題」 作為今年的重點學習項目。
💡 為什麼不能一次學太多?
因為能力的升級需要時間練習與累積,如果同時學習太多技能,很容易淺嘗輒止,最終無法轉化為實際能力。如果你選擇的是不擅長但想要擁有的能力,則需要投入更多時間來培養。
Step 3. 設定具體可行的學習計畫
- 針對這 1-2 項能力,列出所有可行的學習方式,包括:
- 尋找相關的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列出費用與時間安排。
- 確保這些能力能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實踐,才能真正內化成長。
- 確認學習的投資(時間、金錢)是否合理可行,避免過度承諾自己無法負擔的學習計畫。
💡 行動練習:試著寫下 1-2 項你想學習的能力,並列出 3 個可行的學習方式,讓你的成長不只是停留在「想學」,而是有計畫地行動!
擺脫知識焦慮,真正掌控你的學習方向
透過這樣的對焦,你可以從「什麼都想學」的焦慮狀態,轉變為「清楚知道自己該學什麼」的行動模式。當你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不會再覺得「這個好像要學」,或是「害怕錯過某些趨勢」,而是能夠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
💡 記住:學習是為了讓未來的你更有選擇權,而非陷入焦慮中無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