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花向來沒什麼研究,直到讀了《靈覺醒》這本書,裡頭有段名為「夜來香教會他的事」的小故事,才第一次感受到植物的習性,也能帶來人生智慧。
故事的作者芭芭拉有一天拜訪一位花農,眼前擺滿夜來香的花束,她興奮地說起自己對夜來香的情有獨鍾。花農爽快地送她 50 捆夜來香,然而她卻有些失望,因為這些花大多還是緊閉的花苞,開花的只有幾朵。花農看她神情困惑,花農笑著問:「我猜,你一定在想為什麼它們不開花吧?」
這段對話我印象深刻──
「我總覺得它們在戲弄我,因為每一枝莖上,只有幾朵會真正綻放。
其他的花苞,我等啊等,卻總是不開花。我實在不懂為什麼。」
花農拿起一枝夜來香,指著一朵花苞對芭芭拉說:
「你看,這個花苞頂端開始泛粉紅色,代表它已經變得柔軟、準備好了。
你只要這樣──輕輕一按──它就會綻放。」
接著花農補充:「但要小心,如果你按得太早,它會直接從莖上脫落。所有的花,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能做的,是在對的時機,用對的力氣。永遠要記得溫柔以待。」花農還跟芭芭拉分享了另一個秘密:
「你看到這些咖啡色、皺皺的老花苞嗎?它們不會開了,卻還在吸走花莖的營養。
如果你不先摘除它們,新花苞就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也就無法綻放。」
「我從來不知道還有這些事。」芭芭拉說。花農只是輕輕一笑:「這就是為什麼人生需要老師呀。」
🌿 花教我們的,是理解,也是照顧
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綻放的節奏與照顧方式。仙人掌需要乾燥通風、茉莉花喜陽光,放在不對的位置,就算再努力也難以存活。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有些人天生喜歡安靜獨處,一旦被過多社交綁住就會感到精疲力竭;也有些人,只有在與人互動中,靈感才會像水一樣湧出。倘若我們總是用一種方式對待所有人、包括自己,最終只會發現:
「為什麼這方法對 A 有效,對 B 卻無用?」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一點都不快樂?」
答案,可能不是我們錯了,而是我們「不懂照顧的方式不對了」。
✨ 第一個秘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綻放方式
「我們要了解這個品種的綻放方式,才能讓它真正開花。」
在人際互動裡,這句話是一種提醒──你是否曾經對一段關係感到失望,是因為你用盡全力對對方好,但卻始終得不到回應?或許他/她不是不回應,而是你用錯了方式。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你預期的綻放節奏。這段故事也提醒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對方的問題,而是我們還沒學會「看懂」對方準備好了沒、需要怎樣的對待。
🌱 第二個秘密:學會放下,不適合的才能不再耗損
「需要把自己身上那些舊的、乾癟的、停止生長的部分摘除,
因為它們只會耗光我們身上的能量與養分。」
這段話,也近一步讓我思考有沒有那些:
- 已經過時但仍執著的習慣
- 明知道不適合的關係或角色
- 讓我們停滯卻不敢離開的環境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努力想改變現況,卻老是無力、提不起勁。可能不是不夠堅強,而是還在不自覺地被「老花苞」吸走能量。有時候,真正的成長不是多做點什麼,而是願意把那些已經結束、停止滋養的東西,好好道別。
🔍 準備好替人生除去哪一朵「老花苞」了?
- 哪些事情正在默默消耗你的精力與熱情?
- 是否有些關係、責任、習慣,其實你早就知道該放手?
- 如果你能選一個地方重新分配能量,那會是什麼?
「我們無法強迫花綻放,也無法逼迫人成長。
但我們可以學會辨識時機,學會溫柔以待,也學會適時放手。」
🌸 在你的人生花園裡,有沒有什麼,正準備綻放?又有什麼,早該放手,讓養分重新流動?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一些轉變,歡迎你來聽聽我的 Podcast
📣 《邊丟邊學|Your Turn》:一個陪你在選擇中練習靠近自己的節目。
每一集,從一個生活困擾出發,丟出問題、分享故事,陪你在不確定裡,長出自己的答案。
🎧 點我收聽:https://open.spotify.com/show/098tJvwRT7PjY2bGQqBNRt
活動預告1|
歡迎一起加入手帳 × 覆盤線上直播課|
預約明年手帳 × 覆盤課,為自己在乎的學習留時間:https://womany.net/s/11n8e057
Tifa 專屬折扣碼:tifapwt50
活動預告2|🌱 體驗課搶先卡位|
近期我正在打造全新設計的「價值意義卡 × 行為探索卡」預計於 11-12 月開設《合作原則工作坊》打造專屬的工作指南。這是一場 MVP 實驗版線上體驗課 ——你將透過遊戲化體驗,快速釐清自己在工作中的價值與行為偏好,建立屬於自己的合作原則。
- 👉 歡迎點此預約/填表單卡位:https://your-turn.kit.com/bdfc153f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