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ing Time 人生轉向
  • 首頁
  • 關於我
  • 文章
  • 服務
  • 預約
    • 職涯引導諮詢
    • 全方面盤點諮詢
職涯成長

當生產力變成負擔,是時候學習停下來,減少承諾

by tifalin 發布日期 7 個月 ago
146

學習停下來,減少承諾

如果你習慣高效運作,甚至被稱為「生產力達人」,那麼請定期問問自己:

  • 我完成多少自己認定重要的事?
  • 我是不是總是工作停不下來?

我們常以為生產力的關鍵是完成最多任務,但真正的生產力,是我們能否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並朝向自我實現前進。

然而,當我們每天完成大量任務,卻仍感到未竟之事,這種忙碌很容易讓人陷入循環:白天疲憊不堪,晚上覺得還有許多事沒做完,隔天一早又立刻進入工作模式。久而久之,我們開始懷疑自己到底在為什麼努力,甚至萌生「我想好好休息」的念頭。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忘了留時間給自我實現。當我們不確定什麼對自己最重要,就容易無止盡地接受他人的請求。這時,學會簡化承諾,就變得至關重要。


為什麼我們會難以減少承諾?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性格特質中有一個是「支持他人」。若承擔太多請求時,發現自己會開始感到負擔。所以當我們感到過度迎合外界需求,而忽略真正想做的事,可能該停下來問自己:

  • 我是否總是優先完成別人的請求,而非自己的重要任務?
  • 當別人臨時提出需求時,我是選擇拒絕,還是總是說「好」?
  • 我是在主動規劃時間,還是等待別人交辦任務?
  • 我每天有沒有至少完成一件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

除了工作,你還有其他想完成的目標嗎?例如:考多益、學習投資理財、經營個人品牌、寫文章等。如果這些事情一直被擱置,那或許該重新檢視自己對承諾的取捨。


減少承諾目的

適時減少承諾,不是為了逃避責任,而是讓選擇更有意義:

  • 掌握時間主導權,讓自己真正控制時間,而不是被任務推著走。
  • 提升工作價值,專注在更具影響力的事情上,而非被零碎事務填滿。
  • 確保自我實現能持續推進,不讓外界需求主導我們的生活。
  • 降低焦慮,提升內在平靜,讓自己不是在壓力下執行任務,而是有意識地選擇。
  • 重視任務品質,確保自己能夠真正做好,而不是疲於奔命。

當我們過度承諾,生產力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

  • 停不下來,工作填滿每一刻,沒有喘息的空間。
  • 長期焦慮與壓力,精神疲憊,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沒做完。
  • 身體負擔,長時間工作導致姿勢不良、疲勞累積,影響健康。

減少承諾,不是變得冷漠或拒絕合作,而是確保我們的努力真正有價值。


開始簡化承諾

Simple Commitments(簡單承諾)的方法

  1. 確認什麼是最重要的(What’s important)
    • 釐清自己真正想投入的事情,不讓外界需求主導選擇。
  2. 定期檢查承諾(Examine your commitments)
    • 檢視現有的承諾,是否有過度負擔的情況?是否有些可以放下?
  3. 一天不要塞滿太多任務(Do less during your days)
    • 刻意留白,避免讓日子被工作填滿,創造空間讓思緒沉澱。
  4. 保留空白時間(Leave space between tasks or appointments)
    • 不讓行程無縫接軌,留點過渡時間,讓自己緩衝。
  5. 精簡待辦清單(Eliminate as much as possible from your to-do lists)
    • 移除不必要的任務,專注在最關鍵的事情上。
  6. 練習活在當下(Practice being present)
    • 不讓自己總是為未來焦慮,而是專注於當下的感受與選擇。

減少承諾,才能走得更遠

過度的生產力,讓我們陷入「無法停下來」的循環,最終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

減少承諾,不是逃避成長,而是確保我們能專注在真正值得的事上。

當我們學會放慢步調、清理過多的承諾,才有機會把精力投入到最具價值的事情上,讓工作更有意義,讓生活更有選擇權。

現在,請給自己一個小挑戰:

  • 今天,試著少承諾一件事,把這段時間留給自己。
  • 看看你是否能感受到更多自由、更多專注,還有更多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因為,真正的生產力,不是完成最多,而是完成最重要的事。

生產力
0 留言 0 FacebookLinkedinLINECopy Link
上一篇
產出垃圾的勇氣——讓經驗有機會發生
下一篇
離職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探索工作壓力的六大隱形殺手

你可能會喜歡

你是哪一種決策風格?學會為自己做...

成就焦慮時代的自我修復指南:調節...

或許我們要先找的不是工作,而是「...

留下想法 取消回覆

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Recent Posts

  • 用「成就感矩陣圖」看懂努力與滿足之間的關係,找回職涯的主動感與方向感
  • 職場中總有「說不出口的需求」:用非暴力溝通四步驟練習說出來
  • 想要有效溝通?先寫一份給自己的《個人工作使用指南》
  • 成就焦慮時代的自我修復指南:調節大腦,找回內在平靜
  • 遠距工作五大情緒陷阱:別讓「無聊+內疚+焦慮」壓垮你

預約諮詢

Line

分類

  • 發揮潛力 (6)
  • 職涯成長 (14)
  • 觀點提問 (13)
  • 讀書洞察 (5)
  • 遠距工作 (5)

Subscribe Article

Subscribe to get our latest content by email.

    We respect your privacy.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Built with Kit
    • Instagram
    • Linkedin
    • Email
    • Line

    Copyright @ 2025 Tifa Lin|一起陪你打造自我實現路徑

    Turning Time 人生轉向
    • 首頁
    • 關於我
    • 文章
    • 服務
    • 預約
      • 職涯引導諮詢
      • 全方面盤點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