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興趣當作工作嗎?」這是不少人反覆思考的問題。
「我很喜歡設計,可是……我的設計能力不夠優秀……」這樣的我,還能把興趣變成工作嗎?
與其糾結「興趣能不能成為工作?」,不如先問自己——「為什麼我想這麼做?」
釐清動機:探索你的「Self-Why」
當我們想把興趣變成工作時,通常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 我覺得現在的工作不是我的興趣。
- 我覺得我的工作一成不變。
- 我對目前的工作沒有熱情。
- 因為我單純喜歡這個領域。
如果你的答案只是「我喜歡這件事」,那很好,因為許多人的職業旅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更關鍵的是——如何讓這個興趣真正長久發展,而不是停留在興趣的層面?如果我們沒有深入探索或覺察「為什麼我想這麼做?」,很可能只是跟著別人的腳步走,結果缺乏內在驅動力,難以長期堅持。
轉換問句:從「我能不能」變成「我要怎麼做?」
當你開始思考是否該把興趣變成工作時,心裡可能會冒出這些猶豫:
- 「可是我不知道怎麼開始?」
- 「現在開始會不會太晚?」
- 「可是我技術還不夠……」
- 「可是我沒有相關背景……」
這些疑問很常見,但比起停留在「可是……」,更好的做法是轉換問句,幫助自己探索並行動。
📌 A. 已有明確興趣者(想知道如何開始的人)
如果你已經有興趣,請試著問自己:
- 讓興趣變成工作,我可以怎麼開始第一步?
- 這個第一步可以是:採訪前輩、聽 Podcast、觀察市場需求,先了解這條路的可能性。
- 我現在的能力與這份工作的距離有多遠?
- 衡量這個距離不是為了打擊自己,而是看清現狀後,制定「逐步增強實力」的行動計畫。
- 我的過往經驗有哪些可轉移技能?哪些需要學習?
- 盤點自身技能,列出哪些可沿用於未來的發展,哪些則需特別補強。👉 歡迎來預約盤點自己的可轉移技能
📌 B. 仍在探索興趣者(還不知道自己興趣的人)
如果你還沒明確自己的興趣,請試著問自己:
- 扣除工作與外部責任,我最感興趣的事是什麼?
- 最常有人向我請教的問題是什麼?
- 如果未來有人願意為我某項能力付費,那會是什麼?
- 如果這些都沒有頭緒,請列出所有想嘗試的興趣,挑出 3 個,並深入研究或訪談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 完成這個探索後,再回到「明確興趣者」的提問,進一步發展。
興趣變工作,還是工作變興趣?關鍵在這四點
無論是從興趣變成工作,還是在工作中找到興趣,這兩條路都可能發生。而這兩者都有四個關鍵要素,能幫助你走得更穩、更遠:
❶ 微動力:找到行動的初衷
你不需要一開始就有遠大的理念,從體驗開始,就能逐步發現自己的微動力。
❷ 能力:建立核心競爭力
盤點與這份工作相關的專業技能、軟實力,找出你的可轉移技能,確保發展基礎。
❸ 執行力:從小行動開始,逐步累積
根據 ❷ 盤點出的能力與資源,設定行動計畫,並以滾動式修正方式持續優化。
❹ 持續力:穩定累積,讓能力變成實力
任何事情若沒有長期投入,即便擁有天賦與熱情,也無法真正發展成事業。
熱情是起點,但產出才是延續的關鍵
許多人以為:「只要有熱情就能成功。」真正讓熱情持續的,是持續的行動與累積產出。
- ✔ 熱情是微動力,是起點,但不足以讓你走完全程。
- ✔ 能力與執行力才是燃料,讓你有辦法持續推進。
- ✔ 當你開始產出作品、獲得成果,熱情才會越來越穩固,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在我成為數位遊牧工作者,並不是我一開始的目標,而是在過程中發現這樣的生活方式讓我保持最佳狀態,才開始思考「如何讓我的工作能帶著走?」
我曾經歷過「從興趣變成工作」,也經歷過「從工作找到興趣」,這些跌跌撞撞的經驗,最後都成為了養分。直到後來,我開始盤點可轉移技能,找出自己真正的亮點與優勢,這才讓我更有方向地規劃未來。我期待我的工作能讓我樂在其中,同時也能擁有平衡的生活。
現在,職涯諮詢師是我的自我實現,我透過持續學習與投入資源,讓這條路越來越清晰。
現在的第一小步可以怎麼做?
- 📍 如果你已經有明確的興趣,請問自己:「看完文章,我的第一步是什麼?」
- 📍 如果你還在探索興趣,請試著**「找三個想嘗試的興趣,開始研究與行動。」**
不需要一開始就確定答案,重點是開始行動,讓熱情透過實踐發酵。
「不會的,就去學。有意願,遠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