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次,有因為工作壓力,而有離職念頭嗎?
去年的上半年,我感覺到事情總是做不完,生活與工作之間難以平衡,甚至與自己相處的時間也變得很少。常常會有個念頭:『我自己是不是要離職?』同時我也思考:『換了公司或工作,真的可以解決現在的狀況嗎?』
如果你正在經歷工作量大,特別焦慮裝態,或是開始在思考工作是否適合待下去,可能你正在經歷六大工作常見壓力,而壓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存在。根據馬斯勒的研究,工作中的壓力往往會孕育六大慢性壓力「培養皿」,而它們之間常常互相影響。一旦少數幾個領域失控,就可能讓我們陷入工作過勞的惡性循環。
這篇文章將帶著你檢視與評估自己的工作狀態,引用《愈平靜愈有生產力》一書提及的六大壓力培養皿一一,並提供具體行動建議,讓你能及時調整,遠離過勞的威脅。
過勞的六大慢性壓力培養皿
一、工作量:行程表滿檔是壓力的源頭嗎?
指的是我們的行程表能維持多少工作。如果你經常感到以下三個過勞感受特徵,那就要開始有意識調整工作狀態。
- 憤世忌俗
- 精疲力盡
- 覺得自己沒有生產力
而工作量是壓力,是最直觀的來源之一。常見的情境是,工作排山倒海,週末與假日也無法真正放鬆。在理想情況下,我們承受的工作量應當與我們有能力完成的工作量相當,這時候我們更有可能進入「心流」」。如果我們每天面對的工作量都超出正常範圍,我們就永遠沒有機會恢復正常。
- 反思: 你的日程表是否讓你每天感到筋疲力盡?早上一醒來就忍不住要工作?每天都有種做不完的工作?
- 行動: 記錄一週的工作量與時數,分析哪些任務可調整或委派,嘗試為自己設立每天「工作完成的上限」。
二、缺乏控制:你的自主權在哪裡?
這個因素牽涉到幾包括我們擁有多少自主空間;我們是否擁有資源去完成我們引以為傲的工作;我們是否能自由主導我們參與的專案。
當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掌控力時,壓力會成倍增加。角色衝突、多重主管的要求,或資源不足,都可能讓我們覺得失去自主力。
研究顯示,如果我們愈能掌控自己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滿意度和績效就會愈好,心理調適能力也會更好。缺乏控制的常見原因之一是角色衝突,例如有兩個老闆,或者不只要向一個人報告,或是不同人的要求相互牴觸。
- 反思: 你是否經常感到對工作無能為力?有哪些情境讓你覺得自己被過度限制?
- 行動: 與主管溝通你的角色範疇與資源需求,嘗試釐清責任範圍,避免角色模糊帶來的壓力。
三、報酬不足:你的付出有回報嗎?
當我們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報酬,無論是金錢、讚美,還是職涯發展機會,過勞的風險就會顯著提高。付出與回報的失衡會讓我們感到被低估,進而降低動力。
- 反思: 你是否覺得自己投入的努力,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
- 行動: 試著量化自己的成果,向主管適時提出你的貢獻與需求,爭取公平的薪酬與認可。
四、社群:你的人際關係是壓力還是支持?
這裡指的是工作場合的人際關係的心理安全感與互動品質。良好的工作關係可以緩解壓力,但人際衝突、同事的不支援,或缺乏信任的環境,我們就很難在工作中與同事或主管反應工作量過多,或是尋求協助與調配,則可能讓我們的壓力加倍。
根據 salesforce 調查:有心理安全感與歸屬感的員工,感到能發揮最佳工作能力的可能性,是其他員工的 5.3 倍。
- 反思: 你是否因工作人際問題而感到壓力?你有信任的工作夥伴或主管嗎?你能放心的跟你的主管說出你的困難嗎?
- 行動: 適當的尋求同事或主管的協作,自己或公司文化的心理安全感程度?
五、公平:你的工作環境值得信任嗎?
公平是影響人才敬業與留任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感覺被不公平對待,無論是升遷、薪酬,還是職場文化,都會引發挫折感與憤世嫉俗的情緒。
馬斯勒將公平定義為「工作上的決定被認為是公正的,而且人們獲得應有的尊重。」
真正公平的工作場合會透過公平、可理解的方式為員工升遷,給予員工支持與尊重。公平的工作環境會讓員工更投入,而不是過勞。缺乏公平是導致員工憤世嫉俗(過勞的三大特徵之一)的重要關鍵。
- 反思: 你的工作決策是否透明?你是否感到自己的努力被忽視?
- 行動: 如果感到不公平,嘗試與相關部門溝通,或尋求外部協助來解決問題,維護自己的權益。若公司經常忽視,也許與自身價值觀違背,建議可以重新思考換公司的必要性。
六、價值觀的衝突:你的工作與人生信念一致嗎?
價值觀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有意義,但當工作內容與價值觀相違背時,我們可能會感到迷茫與疲憊。這種內在的矛盾會逐漸侵蝕我們的心理健康。
價值觀能讓我們與工作建立更深度的連結。如果我們的工作與價值觀相符合,我們會覺得似乎可以透過行動,實踐我們的價值觀,讓工作感覺更有意義。
- 反思: 你的工作是否讓你覺得有價值?你能否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 行動: 寫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對比當前工作是否與之吻合。如果不一致,思考是否能透過調整職責或尋找新機會來縮小差距。
有意識定期檢視慢性壓力,擺脫過勞的惡性循環
工作中的壓力可能來自多重領域,當我們定期檢視這六大慢性壓力因素,並針對每一項進行反思與調整,是避免過勞與失控的重要一步。
今天開始(也歡迎每兩週或每月定期盤點)
- 盤點:六大項的慢性壓力事件,一個一個寫下
- 反思:
- 哪些項目對你的壓力影響最大?
- 哪些是可控可立即調整的(自己可改變)的?
- 哪些是不可控制,可能需要經過他人溝通才能調整?
- 行動,你願意從哪個小行動開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