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職涯盤點,重啟你的工作動力
我將分成上下篇文章,從個人職涯發展思考兩大面向,有機會引導自己的職涯發展,為打破「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的惡性循環。
- 職涯盤點_潛在能力篇
- 職涯盤點_價值觀篇 (本章)
你是為了什麼而工作呢?
為了給家人過好生活?賺更多的錢買房子?為了某個重要的議題倡議?挑戰所帶來的突破與成長?去更多的國家看看走走?獲得肯定與升遷所帶來的成就感?每個人對於工作機機都有所不同,也會因為生命階段不同而改變動機,生命優先排序也會開始變動。以我的例子來說,不同的生命階段就有著不同的工作動機:
- 大學實習打工階段:為了獲得更多能力與經驗
- 優先累積工作專業能力階段:除了有能力,同時希望獲取豐厚收入讓家人過好生活
- 選擇優勢與熱忱的工作階段 之類的:想以擅長且樂在其中的能力,結合自己關注的議題來工作
🔍 你的工作動機來自哪裡?
工作動機(Work Motivation)」是指激發和驅使個人在工作中付出努力、表現出色和達成目標的內在或外在慾望及需求,是促使人們參與工作並努力達成工作目標的內驅力或動力源。 工作動機可以因個人、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而異,瞭解及掌握工作動機對於提高自身的工作績效、自我挑戰與突破,以及團體中的歸屬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生命的不同階段就有著不同的工作動機,也伴隨著想要被滿足的內在需求。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旦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人們就會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包括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而工作正是滿足自我實現需求的一個重要途徑。有些人尋找的工作是具有挑戰性,能夠不斷提升自己,並且能夠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有些人則是透過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讓自己和家人過更好的物質生活而獲得成就感。
反之,若我們經常遇到工作沒有動力、不知為何而努力、每天好像在瞎忙,想實現某些事情,但總是有卡在同一個地方,那麼瞭解自身的內在需求尤其重要。
💡 內在需求 = 你想實現的價值觀
工作佔據我們生命的 1/3 或是 1/2 的時間,也是我們拿來交換獲取其他需求的來源,而如何理解與釐清我們想要實現的價值觀(內在需求),就會是關鍵。
釐清自身價值觀是為了:
- 清楚為何而戰:不會一直處於瞎忙或是總是在為他人,避免生命缺乏對自己的意義
- 更有自信作選擇:例如轉職與否、升遷與否、結婚或生育、開啟第二斜槓或創業。
寫下你的職涯價值觀
你可以試著拿起紙本思考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六大向面,設定實踐價值的時間點,在每一個面向寫下 3-4 個,你想實現的具體情境,越細節越好。為什麼需要設定實踐的時間點呢?因為在有時間的範圍下,能幫助我們具體的想像我們想實踐的未來。
以我為例,我設定三年後(2026 年)想要在這六大面向實現(已經有實現,想持續的也可以寫進來):
- 生活健康:保持每周 2-3 次的運動習慣、每日睡足至少 7 小時、每日要有三小時自己的 MeTime
- 人際關係:知心的好友定期聚會交流、職場同儕關係彼此信任且互相尊重與成長、支持性的家庭與愛情關係
- 工作事業:使用自己擅長的能力為團隊加分與完成目標、工作自主性高,可決定自己的工作時間與工作量
- 願景理念:每年能去不同的城市體驗生活與文化、讓身邊的人都能看見自己的潛力
- 自我成長:遇到挑戰或困難時,優先想出三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並且適度的尋求外界幫助、懂得理財、每個月能看一本書
- 金錢資本:被動式收入累積每年有 3 萬以上、隨時有備用金 10 萬以上
備註:若對你來說,要自由書寫價值面向是比較困難,推薦可以預約或自行購買夢想價值牌卡來幫助自己。
🔍 用價值觀來過濾職涯選擇
當你完成「六大價值面向」的思考後,可以回到職涯層面,進行以下盤點:
- 1️⃣ 現在的工作再做三年,能幫助我實現這些價值嗎?
- 2️⃣ 如果工作無法滿足,是否能透過下班後的安排來實踐?
- 3️⃣ 選出 3 個最重要的價值,這將是你在職場中做選擇時的指引。
價值實現是一場實驗
當你準備實踐你的價值觀,最後給你上路前的提醒:
「價值實現是一場實驗,而部分的成功取決於你能否放輕鬆,實際嘗試你所有的想法,就像衣服要試穿之後才知道你想不想買。」
透過對個人職涯發展的思考,我們不僅有機會打破「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的惡性循環,更能夠建立起清晰的工作動機與價值觀。同時自己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動機,以及內在的需求與價值觀,是實現工作目標與生活意義的重要基石,加上不斷嘗試體驗與實驗中調整,我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答案,也有助於我們更有信心,達到更充實和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