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ing Time 人生轉向
  • 首頁
  • 關於我
  • 文章
  • 服務
  • 預約
    • 職涯引導諮詢
    • 全方面盤點諮詢
遠距工作

遠距工作五大情緒陷阱:別讓「無聊+內疚+焦慮」壓垮你

by tifalin 發布日期 7 個月 ago
160

遠距工作,情緒壓力比你想的更多

根據微軟的報告,全球有高達73%的員工希望保有彈性的遠距工作模式,台灣的比例也達66%。  然而,根據 Buffer 的調查,超過 20% 的遠距工作者認為孤獨感是他們最大的挑戰;而另一項研究顯示,無聊是 51% 員工離職的關鍵原因之一。

遠距工作為我們帶來靈活與自由的同時,也帶來了不易察覺的情緒挑戰。無論是因「無聊」而喪失動力,還是「內疚」讓自己無法休息,這些情緒陷阱如果不及時管理,可能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效能與心理健康。

我自己從七年前開始實驗遠距生活:一開始是每 10-15 天換一個台灣城市停留,後來逐漸擴展到海外,在每年 30-50% 的時間裡,以不同城市為遠距據點。過程中,我不斷觀察自己在不同生活節奏下的變化,也調整與工作夥伴的溝通與界線。

這次想分享的是我在閱讀《同理心領導》一書時特別共鳴的遠距五大情緒陷阱,以及我實際使用的日常檢視與自我照顧清單,希望有機會幫助也正在遠距工作的你。

 

五大情緒陷阱:如何產生?與徵兆

1. 無聊:當工作失去意義時

遠距工作讓人缺少與同事的日常互動,日復一日的單調工作容易讓人感到與外界脫節。如果任務過於簡單或缺乏挑戰性,很有可能開始懷疑工作的價值。此外,遠距工作者通常無法感受到團隊氛圍或同事的反饋,容易削弱了工作的成就感。

無聊的情緒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蠶食了人們對工作的熱情和專注力。

常見徵兆:

  • 經常拖延工作,或延遲完成簡單任務。
  • 感到注意力難以集中,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 質疑工作的意義,甚至考慮是否要離職。

 

2. 憂鬱:當負面情緒纏身時

遠距工作者長時間待在單一環境中,缺乏日常的面對面交流,讓人更容易陷入「反芻思考」——反覆回想工作中的錯誤或難題,並不斷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這樣的現象特別發生在較少主動與夥伴或主管進行一對一建設性交流。而這種負面情緒容易在孤獨感中被放大,尤其是當缺乏社交支持或無法從外界獲得心理疏解時,憂鬱的情緒可能逐漸佔據生活的主導地位。

常見徵兆:

  • 經常感到情緒低落,甚至無法專注於手頭的工作。
  • 對工作和日常生活感到疲憊或無力。
  • 避免參與會議或重要討論,投入感顯著下降。

 

3. 內疚:當界線模糊成為負擔時

遠距工作使得工作與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當在家工作時,可能會覺得需要兼顧家庭責任和工作目標,比如處理家務、陪伴孩子,甚至滿足朋友的要求。如果這些需求無法平衡,個人容易產生強烈的內疚感,擔心自己在兩方面都做得不夠好。內疚感會驅使人們過度承擔工作或家庭的責任,進一步壓榨自己的休息時間。

常見徵兆:

  • 下班後依然處理工作,無法完全放鬆。
  • 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或時間表,讓自己過度疲憊。
  • 在休假或私人時間,仍感到對未完成的工作不安。

 

4. 偏執:當缺乏回饋影響信任時

遠距工作者由於缺乏日常的即時回饋,可能會開始對自己的工作表現感到不確定,進而過度解讀主管或同事的行為,也會加劇前面提及的「反芻思考」。例如,一封語氣簡短的電子郵件或一次會議未被提名,都可能被過度放大為「他們不滿意我」的訊號。當資訊不透明或團隊溝通出現障礙時,這種情緒容易升級為對他人或自己的懷疑,進一步削弱心理安全感。

常見徵兆:

  • 頻繁檢查電子郵件,過度解讀內容語氣。
  • 懷疑自己是否被排擠,或是否不被重視。
  • 主動向主管或高層尋求過多確認,試圖增強安全感。

 

5. 寂寞:當社交支持不足時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需要情感交流和支持來維持心理健康。而遠距工作往往減少了日常的社交互動,尤其是那些習慣辦公室文化的人,突然缺少了與同事的聊天、午餐或會議互動,可能會讓孤獨感倍增。如果在生活中缺乏穩定的支持系統(如家人或朋友),這種寂寞感會進一步加劇。

常見徵兆:

  • 與同事或朋友的交流減少,甚至避免參與團隊活動。
  • 在會議或日常工作中表現出異常,如冷漠或缺乏準備。
  • 感到孤立無助,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失去動力。

 

🛡 我的情緒檢視清單:給遠距生活一層保護力

以下是我日常使用、幫助自己減壓與釐清情緒來源的方式:

1. 每週自我情緒盤點

每週花幾分鐘問自己:是否感到無聊、憂鬱、內疚、偏執或寂寞?記錄這些情緒的頻率與觸發點,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並找到主要壓力來源。

2. 設定界線,聚焦關鍵行動

明確工作與生活的界限,規劃專屬的「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避免角色重疊。針對主要情緒挑戰,設立具體的行動計畫,例如調整日程、改善工作流程或學會拒絕過多責任。

3. 尋找連結與意義

當感到孤立或失去方向時,主動安排:

  • 每週 1-2 次與同事線上 co-working/能量聊聊
  • 參與支持型社群/找學習夥伴
  • 檢視個人工作目標,加入挑戰性或創造感

 

這些都有助於降低孤獨感,增進連結。或是有必要需要重新思考與盤點你的職涯目標,為工作注入挑戰性或學習新技能,讓每日工作更加充實有意義,有助重新連回動力與信念的方式。

每一種情緒出現時,背後都有想被看見的需求。

願你也能像調節呼吸一樣,慢慢練習調節情緒,讓快樂與連結再次回到你的工作與生活中。

情緒勞動情緒陷阱自由工作者
0 留言 0 FacebookLinkedinLINECopy Link
上一篇
成長檔案來自十個痛苦經歷:寫下屬於你的人生黃金轉折時刻
下一篇
成就焦慮時代的自我修復指南:調節大腦,找回內在平靜

你可能會喜歡

用「成就感矩陣圖」看懂努力與滿足...

想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找到屬於你的...

想要有效溝通?先寫一份給自己的《...

留下想法 取消回覆

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Recent Posts

  • 用「成就感矩陣圖」看懂努力與滿足之間的關係,找回職涯的主動感與方向感
  • 職場中總有「說不出口的需求」:用非暴力溝通四步驟練習說出來
  • 想要有效溝通?先寫一份給自己的《個人工作使用指南》
  • 成就焦慮時代的自我修復指南:調節大腦,找回內在平靜
  • 遠距工作五大情緒陷阱:別讓「無聊+內疚+焦慮」壓垮你

預約諮詢

Line

分類

  • 發揮潛力 (6)
  • 職涯成長 (14)
  • 觀點提問 (13)
  • 讀書洞察 (5)
  • 遠距工作 (5)

Subscribe Article

Subscribe to get our latest content by email.

    We respect your privacy.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Built with Kit
    • Instagram
    • Linkedin
    • Email
    • Line

    Copyright @ 2025 Tifa Lin|一起陪你打造自我實現路徑

    Turning Time 人生轉向
    • 首頁
    • 關於我
    • 文章
    • 服務
    • 預約
      • 職涯引導諮詢
      • 全方面盤點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