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反思

    在職場中,我們常將自己的價值與工作連結,升遷越高,越容易追求外在成就與認可。然而,當有一天離開工作舞台,可能會突然面臨一個關鍵問題:

    「沒有工作後,我的價值還剩下什麼?」

    當我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提問時,腦海一片空白,充滿焦慮與不安。即便離職是自己的決定,當下的我仍急於尋找下一個目標,曾經的我認為:

    「沒有工作的人,就是不夠努力,就是沒有價值。」

    這種思維讓我陷入內耗,甚至覺得像是關掉自己的一部分,開始質疑自己是否「失敗」了。然而,這樣的想法反而阻礙了我探索「工作之外的自己」,錯過了重新定義價值的機會。

    在這段探索自己的路途中,要弄清楚自己在工作以外是什麼樣的人,是比較困難的,當時的我也進入所謂的「身份危機」狀態。

    💡 身份危機其實是轉機

    德國精神分析學家愛利克.艾瑞克森曾分享過『身份危機 identity crisis』,用來描述二戰退伍軍人,因失去了自我認同的關鍵而引起的不安全感時期。這源自於我們習慣性地將自己定義為某個職業、職位,而在關鍵階段時,需要鞏固自己的身份,以應對周圍所有的變化。

    後來,我試著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身份危機不是終點,而是重新尋找真實自我的開始。這是一個機會,反思過去的職業生涯,重新定義生命中的價值並不是一場失敗,反而是一個豐富的生命探索之旅。

    以下五個指引,幫助我逐步找回內在光芒,也希望能為你帶來啟發。

    1. 深入自我反思

    🔹 如果不談工作,你會怎麼介紹自己?

    🔹 你真正珍視的價值觀是什麼?

    先暫時放下「工作角色」,問問自己這些問題。當我們脫離了職場的框架,才能更誠實地面對內在需求,找回對自我的清晰認識。

    2. 根據自己長久的特質來定義自己

    根據長久的特質來定義自己,而不是被工作所限制。沒有工作的你,究竟是誰?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需要學會關掉工作思維,去探索你可能一直忽略的潛在特質與興趣。

    📍 試著回顧你的過往經歷

    • 他人如何形容你?
    • 你從小到大一直擅長的事情是什麼?
    • 哪些事讓你感到純粹的快樂?

    這些特質,可能是你重新建構身份的基石,讓你找到工作以外更具意義的生命方向。

    3. 培養心理韌性,提高彈性應變力

    尋回自我價值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許多變化和挑戰。

    📍 提醒自己

    • 每一次的挑戰,都是讓自己更強大的契機。
    • 改變不代表失敗,而是人生必然的流動。
    • 接受自己的不確定感,允許自己探索新的可能性。

    4. 建立支持系統

    內在探索不必孤軍奮戰。我發現,身邊的支持系統對於找回自我價值至關重要。

    📍 建立你的支持網絡

    • 與家人、朋友分享你的想法與感受。
    • 尋找有類似經歷的夥伴,一起交流心得。
    • 參加社群、讀書會,拓展不同的視角。

    當我們有了能夠理解並支持自己的人,就能減少不安,更有信心探索未來。

    5. 追求自我實現

    最後,真正的價值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渴望,而非外在的認可。

    📍 問問自己:

    • 如果沒有人評價你,你最想做什麼?
    • 什麼事情能讓你忘記時間,沉浸其中?
    • 你一直想嘗試,卻因「現實考量」而沒行動的事是什麼?

     

    當我們能夠找到並實踐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時,我們心中的滿足感與自我肯定將隨之而來。

    這五個步驟,你可以試著自我再次檢視:哪一塊是此刻狀態的你,最需要花最多心力的?

    當然這並非僅限於離開工作的人,任何人在生命中都可以運用這些建議,尋找自己的真實價值並燃亮內在的光芒。這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冒險,而你的價值絕不僅限於工作的本身。

    0 FacebookLinkedinLINECopy Link